400-888-8888
工作时间:9:00-18:00

普洱景迈山:中国智慧的可持续发展

来源:[db:来源]日期:2023-10-03 浏览:25
据9月17日新华社北京报道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开会,决定把中国的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这是中国的第57个世界遗产项目。这也是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。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、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,讨论了这次申遗工作和后续的保护管理。 问:这个项目有什么特点?它的文化价值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? 答: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由5片古茶林、9个古村寨和3片分隔防护林组成,现在仍然非常兴旺。它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,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。 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,中国古代人种植茶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。之后,茶的种植、饮用和茶文化从中国传到了邻国,并逐渐走向了世界。 这个项目以传统的茶祖信仰为基础,将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相结合,形成了独特的保护管理体系,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,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。这个遗产还展示了在山地环境下,中国各族人民对自然资源的互补性利用的独特传统。古村寨和传统民居的选址、布局和建筑风格,体现了多元文化传统,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利用。

听着!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就是个厉害的地方!它传达出我们要尊重自然、保护山林的思想,还有一套“因地制宜、绿色发展”的农耕知识,还有一个多民族和平友好、开放包容的治理理念。这可真是把中华文明的特点展现得活灵活现的!

这个地方能连绵千年,延续不断,真是了不起!他们对土地的利用可是高超的,种茶技艺也是不断创新。古茶林里有芒洪八角塔等古迹景观,结合中原和西南的建筑风格,展示了中华文化对云南边疆的影响,真是棒呆了!景迈山及周边还是各民族友好相处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方,包容性可是杠杠的!茶叶通过茶马古道也走出国门,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合作共赢,真是充满了和平的力量。

嗯,真是展示了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全貌!

你问这次申遗成功有什么经验?嘿,我告诉你,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的申遗成功可是我们展示古代和现代中国的重要成果!2010年的时候,我们发现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茶主题还是个“空白”,所以国家文物局开始指导景迈山古茶林的申遗工作,付出了很大努力,直到2021年1月才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。

这几年来,国家文物局一直在支持和指导云南省和普洱市,不断提升遗产的保护、管理、展示水平,确保古茶林和村寨能够良好发展。我们还采取了超常规的方式,成功通过了国际组织的现场技术评估。

Yo, 项目申遗成功了,有几个主要经验要跟你说:

就是要积极搞清楚农耕文明的特点,建立起合适的管理体系。我们要制定法规和规划,定下村寨修缮整治导则,还要弄个统一的保护管理机构。这样就形成了“市、县、镇、村”,还有“德治、自治、共治、法治、善治”这五级的管理体制。

要积极把现代科技和当地传统理念结合起来。我们要整合现代监测技术和村民自己的组织优势,提高古茶林的管理水平。还要分级分类管理传统民居建筑,挂牌保护。同时还要推动传统工艺的修缮和适应性改造,不仅要保护传统,还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。

还要积极保护申遗,助力乡村兴起。我们要秉持新发展理念,提高文明程度,推动可持续发展。把生态种茶、人工采茶、手工制茶的传统业态发扬光大,提高古茶林的品质和经济价值。这样就能实现遗产保护和乡村兴起的“双赢”。

让遗产保护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

问:那我们对于后续的保护和管理有什么安排呢?

答:我们会从5个方面推进后续的保护和管理工作。

保护要放在第一位,规划要先行。我们会参考世界遗产的标准,修订遗产保护管理规划,统筹考虑古茶林、村寨和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管理措施,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。

升级风险应对能力和水平,关键是开展监测、保护关键技术攻坚。为了提高古茶林、珍稀动植物监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,我们计划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。我们还在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的适应性改造技术,以更好地促进遗产保护与现代生活的融合。

参与机制的完善对村民等利益相关人士来说至关重要,这将推动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。我们将总结并推广成功经验,鼓励和引导村民,尤其是年轻人参与茶文化传播和茶产业发展实践。我们也将建立有效的利益相关者参与遗产保护的渠道。

挖掘遗产的价值,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持续任务。我们将研究茶产业的发展历史,深入挖掘茶文化的哲学内涵,揭示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。我们还计划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,向世界介绍中国茶的故事和活态遗产保护的“中国理念”。

为了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,我们将规范旅游开发,推动遗产地的“活”起来。我们将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,确定游客承载量,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。我们希望社会公众可以共同品味茶的香气和茶的韵味,共享美好生活。

报道来自新华社记者施雨岑、杨湛菲。
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